海参的形态海参虽为圆筒状,但粗细、形状和大小随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常见的大型食用海参均为较粗壮的圆筒状,背面有疣足,腹面有管足如海参属(Holothuria)、刺参属(Stichopus)、仿刺参属(Apostichopus)、辐肛参属(Actinopyga)和白尼参属(Bohadschia)等。无足目(Apodida)或锚参类,体形细长,如蠕虫状,全体缺管足。芋参目(Molpadiida)体呈芋状,前端粗,后端细,有变狭的尾部。深海的平足目(Elasipodida)体形十分奇异,常具有薄的侧缘,可能是有底游作用的漂浮器官。枝手目(Dendrochirodida)常呈纺锤形,管足沿着身体的5个步带排列,或遍布全身,十分密挤。 [2]
海参的内骨骼多不发达,变为须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许多微小石灰质骨片埋没于外皮之下,数目一般都很多。观察骨片应作些处理,简单的方法是取一小片皮肤,置于玻片上,然后滴1-2滴次氯酸钠溶液于皮肤上,1-2min,次氯酸钠溶液会把皮肤组织腐蚀掉,而剩下骨片,再加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之下便能观察清楚。海参骨片形状美丽而多变,是海参分类重要的依据,常见的骨片有桌形体、扣状体、杆状体、穿孔板、花纹样体、轮形体和锚形体等。海参骨片数量很多,有人计算过1个丑海参(Holothuriaimpatiens)有约2000万个骨片。
发展情况
燕窝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在90年代曾有一个发展的小高峰,但据相关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90年代中后期燕窝行业出现的小高潮主要是由于各商家看到燕窝市场有利可图,纷纷从其他行业转入燕窝行业市场,但由于资质参差不齐,且上游采购环节无法得到保证,大量的劣质、假冒产品充斥了整个市场,导致市场出现“昙花一现”的发展之后,行业信任危机逐渐浮出水面。
尽管燕窝市场开始进入了行业自律的健康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对燕窝的了解深刻了许多。但是,燕窝市场前景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行业信任危机仍然存在,传统的燕窝消费观念根深蒂固,而千篇一律的市场操作模式,对整个行业的深度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各燕窝业投资者仍然只能在旧有市场争份额,激烈的价格战导致了燕窝品质的下降,甚至以假冒真,这些因素必将引来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2011年,国内爆发“假血燕事件”。燕窝消费者闻燕色变,随即中国即限制燕窝进口。不少燕窝品牌消失于市场,行业格局重新洗牌.2011年发生“毒血燕”亚硝酸盐超标和假冒伪劣事件后,中国曾禁止燕窝进口。这两年,燕窝进口才陆续恢复。2013年马来西亚成为获准输往中国的燕窝出口国,2014年11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质检总局关于进口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品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准予符合检验检疫要求的印度尼西亚福临门燕窝产品进口 [2] ,使印度尼西亚成为我国第二个对燕窝产品开放进口的国家。 [3] 为了制定燕窝行业标准 [4] ,中国卫生部与检验检疫总局专家组专赴马来西亚考察燕窝行业,造访了产业链完整的燕窝庄,意给中国的燕窝消费者带来可放心食用的好燕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