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历史悠久,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122种。具有针法严谨、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等特点。 [5]
2012年12月0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蜀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蜀绣绣法灵活,适应力强。一般绣品都采用绸、缎、绢、纱、绉作为面料,并根据绣物的需要,制作程序、配色、用线各不相同。蜀绣常用晕针来表现绣物的质感,体现绣物的光、色、形,把绣 物绣得惟妙惟肖。如鲤鱼的灵动、金丝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等。它还采用“线条绣”,在洁白的软缎面料上运用晕、纱、滚、藏、切等技法,以针代笔,以线作墨,绣出来的花纹线条流畅、色调柔和。不仅增添了笔墨的湿润感,还具有光洁透明的质感。
原料质量要求
1. 丝线质量要求:桑蚕丝线用传统工艺染色,以本地菜子油固色,再根据图案的不同需要把一根丝线劈成1/2、1/4、1/8、1/16乃至更细。绣线质量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规定。
2. 底料质量要求:优质真丝软缎、软质白画布、蜀锦等,能满足刺绣和装裱的相关性能要求,并符合国家质量技术要求。
采用蜀绣传统122种针法。分绣点和线条的针法、绣平面的针法、掺色和色的针法、车拧针类、覆盖针类、缠绕针类、钉线类、施针类、拴针、补绣类、锦纹针类的针法等十二大类针法。
1. 绣点和线条类:以很细的线迹形成点子,常用于点缀花蕊等纹样的绣法。
2. 绣平面类:以铺针、盖针、参针、晕针等针法来绣平面的绣法。
3. 掺色和色类:是指在一个颜色的绣面里掺入另一个颜色以形成颜色过渡的绣法。
4. 车拧针类:是一种利用“旋”、“转”运针的方法来表达圆、曲线、曲面等弯曲形态的针法。
5. 覆盖针类:用于绣人物脸、手等表现皮肤的晕色的绣法。
6. 缠绕针类:是一种针线相绕、结环成绣的绣法。
7. 钉线类:是指使用较粗的绣线在布面上盘出图案,再另外用细线使用短平针将其垂直固定的绣法。
8. 施针类:是指施加于其他针法之上的针法,是装饰画绣中常用的针法。
9. 鳞甲绣法类:是绣鳞、羽类的针法。
10. 拴针类:是用来固结绣线的针法。
11. 补绣类:是把已绣好的绣片缝缀在底布上的一种绣法。
12. 锦纹针类:是指模仿织锦的纹样和纱线肌理来表现花型的一种绣法。